首页 / 资讯 / 正文

青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4-12-09

  ◎  李益平 卓成刚

  ▲青海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不仅成为全国首批国家公园建设省份,更开创了我国单一省份设立三个国家公园的先例。

  ▲为加强矿山生态修复,青海省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涵盖了露天矿山监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以及盐湖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等多个方面。

  ▲青海省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旨在通过政策引导,让生态优势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并加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青海省履行生态保护责任,立足省情实际,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依托生态优势,践行绿色发展。青海省有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世界海拔最高的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以及高原地区重要的绿色屏障祁连山和昆仑山山脉。这里有广袤的草原、大片的湿地,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等生命之河的源头,自然资源丰富。依托自身独一无二的生态优势,努力实现生态功能最大化。

  青海省地处地球“第三极”和世界“四大超净区”之一的青藏高原。维护极地生态原真性,尤其是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是青海省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青海省积极实施保护青藏高原极地“净土”行动,开展对人类活动极地的修复工作,逐步恢复极地生态稳定。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青海省通过健全省、州、县、乡村五级江河源守护人制度,推动管理模式由单一的管湖、管河向全面管区域的综合性保护转变,并与三江流域省份协同合作保护,有利于提升生态保护的效率和覆盖面。为减轻三江源等生态敏感地区的人口压力和生态压力,青海省政府实施了生态移民安置工程,将部分居民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迁移到生活条件较好地区,确保关键生态区域得到保护。同时,青海省建设并完善了“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方位、全天候、高精度监测,为保护生态环境筑起了坚实的技术防线,有力支撑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决策。

  建设国家公园,引领保护前沿。青海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不仅成为全国首批国家公园建设省份,更开创了我国单一省份设立三个国家公园的先例:面积最大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屏障功能显著的祁连山国家公园和独有“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的青海湖国家公园,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在青海省国家公园的建设过程中,政府遵循统一事权、分级管理的原则,构建了统一的管理机构,成功解决了“九龙治水”的难题,实现了生态全要素保护和一体化管理。同时,青海省还明晰了国家公园和其他各类自然保护地的保护目标和发展管理模式,逐步推进重叠自然保护地的整合、相邻保护地的归并及优化布局,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然保护地范围边界。为促进国家公园的保护与周边社区发展的和谐共生,青海还创新设立了“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并吸引了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及公益组织的广泛参与,共同推进国家公园的建设与发展。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在“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基础上,青海省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与治理”的理念,充分展现了青海省生态资源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性。

  “冰”作为一个独特的生态要素,是青海省高原生态环境特殊性的体现,冰川、雪山是青海省壮丽的风景线,也是我国众多河流的重要水源地,对维持区域水循环、生态平衡以及气候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海省生态系统虽然丰富多样,但因地处青藏高原地区,也十分脆弱。因此,在治理过程中,青海省实施省域生态空间重要性及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估项目,借助遥感监测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现代科技手段,精确界定了关键生态保护区域与生态退化地带,科学规划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保护修复的功能分区,确保各区域能充分彰显其独特的生态功能,以满足相应的保护需求。同时,青海省促进各个功能分区之间相互融通与协同合作,以实现绿水青山、湖泊湿地、草原草甸以及沙漠地带等生态系统的科学保护与有效治理。此外,青海省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通过建立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权益挂钩机制,合理利用整治后的荒山荒地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进而推动建设多元共治、协同推进的生态治理新体系。

  修复矿区疮痍,实现生态复绿。在青海省,矿区生态修复是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为加强矿山修复工作,青海省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涵盖了露天矿山监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以及盐湖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等多个方面。在具体实践方面,青海省把握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有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完成了多个矿山生态修复的典型案例。其中,青海果洛州德尔尼铜矿生态修复案例,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发布的首批15个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在高寒高海拔的恶劣工作条件下,其技术团队先后试验了草皮移植、苗木移植、覆土撒播、点播和喷播种植等生态修复技术,有效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在位于黄河支流大通河源头及祁连山生态保护区的木里矿区,为修复无序开采形成的渣山和矿坑,专家研判后采取“削峰填谷”措施,形成了“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综合治理方案。在我国著名的硼酸盐产地大柴旦盐湖,长期的优质矿产资源开采导致资源枯竭,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对此,公司实施了“开采与治理并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注重生产技术的革新,还通过新增湿地面积和植被覆盖,逐步激活了盐碱地的生态活力。这些矿区生态修复的成功案例,是青海省在生态修复实践领域的成就缩影,为高寒高海拔区域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与示范效应。

  实现生态经济共赢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是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果的延伸与拓展,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关键环节。青海省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旨在通过政策引导,让生态优势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以促进生态优势转为经济优势。

  确立生态价值基准,构建产品核算体系。为推动生态产品的价值核算工作,青海省结合独特的生态优势,建立起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态产品认证评价标准体系。今年,青海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价值核算与实现数字化服务平台成功上线,为生态产品交易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依托《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试行)》文件,青海省紧密结合自身生态特色与省情实际,编制完成《青海省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试行)》。在政策层面,青海省提出采用“价值量”测度生态产品的价值,并制定了相应的“价值量”核算方法。对能直接通过市场价格衡量并在市场上交易的生态产品,可采用市场价值法核算其价值;对于无法直接通过市场价格来衡量价值的生态产品,可采取替代成本法、旅行费用法和土地租金法等提供间接的评估途径。这为衡量净化水质、矿山生态修复、防风固沙、空气净化等项目的经济价值提供了依据。

  拓宽生态产品交易渠道,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青海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在湟源、平安、贵德、玛多、天峻、河南、祁连、曲麻莱8个县(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通过举办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青海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活动,搭建起生态产品展示与交易平台,有效促进了生态产品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加速了生态产品的市场化进程。依托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青海省积极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明确产权主体与权责边界,为生态产品产权的合理流转与价值的高效转换奠定了坚实基础。青海省推行生态资产产权及生态产品的多样化交易模式,包括出让、租赁等,设立了针对固碳和水源涵养服务的购买机制,并积极主动对接国家碳交易市场,全面拓宽生态产品交易渠道。青海省还积极探索绿化增量、排污权、用能权和用水权等生态资产权益的交易,不断拓宽生态产品交易的种类和范围。同时,青海省还借助财政纵向补偿、地区间横向补偿、市场机制补偿等机制,对参与生态保护的个人及集体给予激励性补偿,以激发市场对生态产品的投资和保护热情。

  青海省致力于构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通过强化品牌塑造与品牌培育,提升“青字号”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促进高原特色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和增值。在推进“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及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方面,青海省持续加大力度,其认证规模与数量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此举不仅有效提升了青海省的品牌市场的认知度与美誉度,还提升了生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这类生态产品价值的增值和交易。

  康养和生态旅游是青海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路径。青海省有1处世界自然遗产,7个自然保护区以及183个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这些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保护区、传统村落不仅是自然生态与文化多样性的宝库,更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和基石。青海省充分发掘生态资源和文化价值,促进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