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成语里的地学故事 | 沧海桑田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1天前

  ◎  陈 江

  东晋人葛洪在《神仙传》里写了一则生动的故事。神仙王远、麻姑到朋友家作客,麻姑说:“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为陵陆乎?”王远笑着说:“圣人皆言,东海行复扬尘也。”这两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说,他们自出道以来,已经三次见到东海由海洋变成陆地、又由陆地变成海洋了;现在东海的水又在下降,预计很快又将成为陆地。这便是成语“沧海桑田”的出处,用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这则成语,蕴含着陆海变迁、变动不居的地球演化规律。我们知道,地球在太阳系内永不停息地自转、公转,地球内部因圈层作用、岩浆活动、板块运动等也在无时无刻地运动变化着,在地球内力作用和太阳外力作用的相互耦合下,形成了地球上的断裂褶皱、削峰填谷、搬运沉积等地质现象,岩石风化、高原隆升、海水干涸、冰川消融、河流改道、河口沉积……地球的面貌不断发生改变,有的海洋转化为陆地与高山,有的大陆转化为盆地与大洋,有的大山风化夷平为荒原等。人们早就在青藏高原发现了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证明了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两块大陆碰撞、隆升形成的。有报道说,海洋地质工作者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了古代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台湾曾经与大陆是相连的。

  对于陆海可变迁、高下可易位的现象,古人早就有认识。《周易》里有“地道变盈而流谦”的说法。《诗经》里有“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崪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记述。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根据高山石壁中存在螺蚌壳,以及在河滩、海滨常见磨圆度好的卵石,认识到自然界存在着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现在的高山可能为古代的海滨,华北之所以成为平原是因为有巨量泥砂沉积等。南宋朱熹在《朱子全书》中,对此有更准确的表述,“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其对化石成因和岩层固结的看法,已经被现代地质学证明是科学的认识。

  由于沧海桑田蕴含着深刻的变易观,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特别喜欢用这个词来表达对时间久远、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体悟和伤怀。有人做过统计,《全唐诗》中,有上百首诗直接或间接使用过这个成语。李贺写过“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白居易写过“朝云暮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刘禹锡写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幼学琼林》里,则有“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海清河晏,兆天下之升平”的哲理性认识。

  从物质演化的角度看,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连岩石的生命、地球的生命、太阳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且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中,人更不可能有什么永恒。相较于行星地球来说极其短暂的人生,面对急剧发展不断变化的世界,我们更应当珍惜眼前的这一刻,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过去的已成为历史,未来的尚未可知,只有当下是我们能够把握和体验的。活在当下,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努力去见所未见的,学所未学的,经历所未经历的,改变未曾改变的,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极力开拓生命的潜能,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至于逆境,那是谁也无法避免的,学会顺应生活的起伏,不抗拒、不逃避、不畏惧,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宁静和强大。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