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局长话长矿 | 努力打造秦岭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地
◎ 刘天雄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勘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陕西省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推动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陕西新篇章贡献力量。
一是坚持着眼大局,明确“找”的方向。先后出台《陕西省地质调查规划(2021-2025年)》《陕西省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实施意见(2021-2035年)》《陕西省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战略性矿产找矿突破为重点,以陕西省急需特色矿产为关键,有效衔接优势矿产找矿布局,确定25种战略性矿产和5种陕西省急需特色矿产为主攻矿种,聚焦重点成矿区带,形成了方向明确、目标清晰、重点突出的矿产资源勘查格局。截至目前,在自然资源部下达给陕西省的11个矿种任务中,金、铜等7个矿种已提前完成找矿任务。在新增资源量中,铜新增5.06万吨,填补了近年来陕西铜矿勘查的空白;钨新增4.43万吨,巩固了镇安西部超大型钨钼矿资源基地建设;锑新增1.99万吨,完成“十四五”找矿任务的199%;金新增113吨,潜在价值500亿元;晶质石墨新增757万吨。
二是坚持健全机制,凝聚“找”的合力。积极向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汇报,全力争取工作支持。整合省内地勘单位、高等院校技术力量,引入央企和中央驻陕地勘单位,组织成立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指导组,推动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西省地勘单位及相关企业、矿业公司各展所长的工作格局。积极打造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圈定找矿靶区、陕西省属地勘集团和中央驻陕单位开展圈定勘查区块、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公开投放勘查区块、市场经营主体开展后续勘探及矿业开发的区块优选模式,形成了“国家队+地方队+市场队”的央地企协同作战合力。建立氦气资源勘查开发内外部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难点问题,加快推进氦气勘查开发。
三是坚持科技支撑,完善“找”的方法。支持勘查主体应用新技术,大力推广航空磁测、广域电磁、岩心光谱扫描等新技术,深化拓展卫星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方法应用场景,显著提升找矿效率和精度。支持勘查主体研究新理论,对秦岭成矿带中生代鄠邑-宁陕北东向构造-岩浆成矿作用提出新认识。支持勘查主体探索新方法,形成了“重-电-磁-钻”地球物理深部找矿等技术方法体系,查明了巡马道区域断裂的空间位态及结构。推动构建“1∶2.5万面积性化探+大比例尺草测+槽探”的地表勘查技术方法组合体系,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地质勘查“陕西模式”。
四是坚持加大投入,强化“找”的保障。建立持续稳定的地勘基金投入机制,激发商业性勘查活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全省先后部署地勘基金项目380项目次,累计投入9亿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11亿元。研究出台《关于促进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陕西全面构建地勘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整合有关单位人才技术优势,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推动形成首席专家、领军人物、拔尖人才和青年人才为主的专业人才梯队,夯实了找矿突破的人才保障。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陕西省将围绕“找大矿、找好矿、找富矿”目标,坚持规划引领,注重科技支撑,加大财政投入,撬动社会资金,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人才保障,凝聚工作合力,扎实开展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力巩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努力打造秦岭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地,大力建设渭河盆地国家氦气资源战略基地,不断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贡献陕西力量!
(作者系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