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辽宁推进遥感影像统筹共享

中国矿业报 评论 2025-03-24

  辽宁推进遥感影像统筹共享

  两年节省财政资金五亿七千万元

  辽宁省自然资源厅近日发布数据显示,自2023年推进遥感影像统筹共享服务体系以来,全省累计提供各类遥感影像数据14.1万景(幅),节省财政资金约5.74亿元,数字治理能力得以显著提升。

  遥感影像是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地表或大气电磁波记录影像,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领域。然而,辽宁省的遥感影像使用始终存在信息不畅、硬件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各单位“单打独斗”,重复采购卫星影像、处理数据,不仅浪费财政资金,还因标准不一导致数据“互不相认”,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省数字治理能力提升。

  2022年起,辽宁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省财政厅、大数据管理局出台《辽宁省遥感影像数据统筹共享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对接各部门需求,编制影像获取计划,扭转共享数据不及时、应用不全面的局面。在省级实现遥感影像统筹基础上,辽宁省自然资源厅推进省市遥感影像统筹共享,指导各市结合实际制定市级遥感影像统筹共享管理办法,目前14个市全部建立了自然资源、财政、大数据等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实现了遥感影像数据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共享。同时,建成自然资源卫星遥感服务平台,形成省卫星中心带头、市级卫星中心协同的“1+14”卫星应用技术体系,遥感服务链条实现了边接收、边推送、边处理、边应用。

  在数据资源方面,辽宁省自然资源厅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实现覆盖全域、种类丰富、动态更新的数据体系,数据资源较统筹前提升7倍,遥感影像数据供给能力实现了从“一年两看”到“月度体检”。在基础设施方面,辽宁省升级软硬件设备,建成辽宁省遥感影像云服务平台、海冰预警监测平台和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平台,数据处理能力较统筹前提升了5倍,数据分发周期由10天缩短至1天。

  目前,辽宁省遥感影像已实现“短周期、广覆盖、高效益”目标,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等领域,为政府决策、防灾减灾及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辽宁省将持续优化数据共享机制,深化多场景应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赫巍利)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