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专家在第三届全国资源流动与管理研究学术论坛上表示 地质封存是碳移除的重要途径

中国矿业报/首席记者 评论 2021-06-21

本报讯  碳捕获、利用和储存(CCUS)是碳移除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国在一些沉积盆地开展的二氧化碳驱油项目,是人工封存和地质封存碳的重要途径,将有利于碳中和。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全国资源流动与管理研究学术论坛上,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沈镭表示。

碳中和是实现中国长期发展多目标愿景的关键。沈镭认为,自然资源领域的碳中和必须要遵循系统解决方案,通过采取“一减一加”措施实现能源、资源、环境、生态经济、社会和应对地缘政治挑战的多目标协同治理,也需要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治理的深度广泛参与。“一减”指的是降低碳排放,包括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和提高能源与资源效率来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通过供给清洁化、消费电气化来降低碳排放强度等。“一加”指的是增加碳移除、负排放,包括通过地质封存(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USS)来增加碳捕集与利用,通过森林和草原碳汇、耕地碳汇、湿地碳汇、海洋碳汇、生物质碳捕集与封存、直接空气捕集来增加负排放等。

沈镭表示,碳捕获、利用和储存(CCUS)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我国自“十一五”以来,已投资30亿元用于碳捕获、利用和储存(CCUS)的开发,包括14个捕集和储存试点项目,并在一些沉积盆地已开展了二氧化碳驱油项目。目前,松辽盆地有中石油大庆、吉林项目,渤海盆地有中石油靖边、中石化胜利油田和中原油田,鄂尔多斯盆地有中石油长庆油田和陕北延长石油靖边、吴起油田,南海盆地有中石化江苏华东油田,加上新疆的准噶尔盆地,这必将促进我国的碳中和工作。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