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科技列车河池行”活动综述
◎ 本报记者 张继勇
八桂大地、有色之乡。在刘三姐的故乡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迎来了一批科技工作者,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手持“科技下乡 助力乡村振兴”的科技大旗,穿着橘红色的上衣,活跃在田间地头、工矿厂房、生活广场,为当地百姓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宣传科学、用好科学,助力当地经济发展。原来这是由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等10余家中央单位组织开展的“科技列车河池行”活动。
科技服务地方发展
“科技列车行”活动自2004年举办以来,始终将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科学素质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重要职责,组织全国优质科普资源和科技人才到边远山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普宣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更为坚实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今年举办的“科技列车河池行”活动,以“走进科技,你我同行”为主题,以“科技服务撑产业,科普宣传惠民生”为主线,帮助广大农民学习科学技术,依靠勤劳智慧把日子过得更有甜头、更有奔头,用知识托起乡村振兴。
“科技列车行”活动至今已举办18届,服务了18个省的150个县。通过组织全国优质科普资源和科技人才到边远山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普宣传,推动科技组团下乡、经常下乡和长期下乡,把科学理念、科技知识、科技成果送到广大农村地区,实现了科普宣传惠民生,为加快创新驱动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技列车河池行’活动组织了农业、林业、工业等方面的产业技术专家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等系列活动,聚焦当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推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司司长吴远彬介绍。
问诊基本健康产业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河池市西北方向,环江穿城而过,环江县也由此而被命名。该县以农业为主,自古以来养蚕业成为当地百姓的支柱产业。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受广西西部经济发展需要,在其上游开启了铅锌矿和煤矿开发,数十年的矿产开发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由于当时采矿技术水平低和环保意识的淡薄,致使未经处理的污水流入下游,导致6412亩的土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2017年2月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下文,大力整治广西境内环境问题,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2019年5月,环江流域典型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项目正式启动。
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治理企业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及施工图,对项目区农田土壤及作物开展过程监测,跟踪农田安全生产情况,并采取“钝化修复+种植结构调整(替代种植)+农艺调控”的技术路线,对作物超标区域进行修复治理,修复治理面积1506亩。
在现场,来自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的吴文成研究员,针对场地与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和风险管控的目标值确定、技术选择、效果评估和资金绩效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建议实施方在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土地性质,因地制宜地制定实施方案。针对受污染耕地,采取分级分类,安全利用类耕地以钝化、叶面喷施和低吸收作物等措施,提升措施的科学性,确保用地的相符性,并开展持效性监测。
河池市南丹县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全市已探明的10种有色金属,价值人民币7000亿元。铟储量名列世界第一,锡储量占全国1/3,号称是中国的“锡都”。
7月27日上午,生态环保专家组带队来到南丹县大厂镇的鲁塘尾矿库。工作人员向专家组介绍了矿山的由来以及尾矿库的现状,重点介绍了废水处理系统。专家组对该企业不遗余力实施绿色生态发展表示肯定,但也对该尾矿库建造时间(20世纪60年代)和当地喀斯特地貌特性易造成渗漏表示了担忧,建议企业与水文地质环境调查部门进行合作,开展地下水文环境与地质环境监测工作,防止出现渗漏等现象。
助力企业发展
7月28日上午10时,烈日炎炎,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的4位专家,来到了南丹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实地走访。
在走访过程中,专家们就该公司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张长青、陈懋弘两位研究员表示,就深边部找矿问题,可通过加强成矿规律研究,结合大数据智能化预测,配合合适的物探技术,取得找矿突破的建议;针对低品位矿石回收利用问题,建议利用先进的选矿技术,通过预富集方案进行首先抛废或薄层开采技术,提高入选矿石品位;在矿山废弃物处理方面,建议在环境约束条件下,根据资源属性特征充分发挥金属、非金属矿物或元素的资源潜力,通过各种分选、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变废为宝”“吃干榨净”的综合利用目标。
在南丹县吉朗铟业有限公司,针对该公司如何淘汰落后生产力,加强技术改造方面的问题,专家们认为,要继续加强技术改造、持续引进新技术,在我国急需矿产方面有所发力,如现在的钴、锗、锰等有价金属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加大多金属赋存的提取能力,在国家急需矿产方面实现有效供给的同时,开展节能减排环保治理工作,做大做强稀有金属产业。
南丹县吉朗铟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专家们的建议非常切合实际,对于未来做强做大有色金属产业我们充满了信心。
在上午不足3个小时的时间内,专家组马不停蹄走访了南丹县正华冶炼厂、高峰矿业公司、吉朗铟业3家企业,通过座谈调研等形式,为企业把脉问诊,效率之高不得不让人叹服。
在活动快要结束时,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的曹晏研究员表示,通过这3天的走访,我感受到了当地政府对发展经济、振兴乡村、协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了解到当地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在国家生态保护的大背景下,河池矿冶企业应在主业(锌、铅、锑)生产链中继续采纳先进的硫、砷回收工艺,提取新矿种创造新产值。
“科技列车河池行”3天的时间紧张而有节奏,专家们通过实地考察,结对子等方式,助力地方发展,河池历史文化之城在科技的加持之下将会把科技促发展之歌唱响西南大地。
评论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