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为荒山披“绿装”
——记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苏木山林场原场长董鸿儒
◎ 王诒卿
在北京西北240公里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有一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苏木山森林公园。谁能想到,如今已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林场的苏木山在几十年前竟是一座寸草不生的荒山。这里的改变,离不开当地人的勤劳、智慧和心血,尤其是苏木山林场原场长、有着“塞上愚公”之称的董鸿儒。
1958年,19岁的董鸿儒告别新婚妻子,步行40多公里来到苏木山护林站工作。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没想到一干就是一辈子。
1960年春,董鸿儒带着工人们在荒山上栽下了300多亩杨树苗,没想到第二年春天就几乎“全军覆没”。隔年春,他们又开始试种桦树、杏树、榆树。可到了深秋,好不容易栽种的4000多亩林地,竟又大面积枯黄!
那到底什么样的树种能够在这里存活、成长呢?1963年,不肯放弃的董鸿儒决心先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此,他每天早上带些干粮,在苏木山地区大大小小二十多座山头寻觅,终于在苏木山的一个西坡上找到了一棵落叶松。这一棵长势良好的落叶松让董鸿儒看到了希望。
董鸿儒讲述造林往事
1964年春天,董鸿儒带领部分职工先后前往山西天镇的长城山林场和河北围场县林场参观学习落叶松栽培技术。回来时,他们行李中带的都是华北落叶松、樟子松、油松的籽种。
董鸿儒带着职工在山沟里打坝造田、垒渠筑埂、担土垫地、开渠打井,三个多月的时间,硬是在乱石堆中建成了第一块30多亩的育苗地。1965年春天,董鸿儒用带回来的华北落叶松籽种育苗,经过五个多月的科学培育和艰苦经营,落叶松树苗顶芽饱满、苗茎粗壮,每亩产苗量达10万株。
第二年一开春,林场决定开始大面积种植华北落叶松。董鸿儒和工人们一起,把淋湿的树苗捆好背上山,再用特制的铁皮水箱把七十斤重的水从沟底背上山。背着七八十斤重的树苗或水箱,还要爬30多度的坡,最远要爬到15里远的地方去种植,并且每天要往返两三次。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跋涉在崎岖的山路上,心里只有一个目标——种树。
春去秋来,全场职工在苏木山上栽下1200多亩华北落叶松。第二年,这一万多棵落叶松抽出新梢,成活率达90%以上。到1980年,苏木山造林面积达10万多亩,成活8万多亩,产值3亿多元,成功填补了内蒙古西部高寒山区造林植树的空白。
40多年间,苏木山已成为国家级标准生态公益林示范基地,更是一座绿色氧吧,滋养着蒙晋冀三地。董鸿儒也先后4次被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获得了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1989年9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当年,为了种树,董鸿儒举家迁到苏木山林场,因为交通不便,缺医少药,他接连失去了三个孩子。也是在种树成功的1965年,董鸿儒的第四个孩子出生,取名“存战”。2008年,董存战像父亲期望的那样,义无反顾地调回了苏木山林场,造林护林。“我小时候,这里都是荒山秃岭,经过上一辈人努力,才有了脚下这片景致。父辈们在这里植树,从我这一辈开始护树。我们要把这片森林完完整整地交到下一代手中。”董存战说。
退休了的董鸿儒老人仍然像那青山上的一棵“不老松”,时常应邀外出作义务宣讲,讲述苏木山的故事,讲述3000多万棵树的故事。在他的感召下,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加入植树造林的大军中……
评论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