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在潜心科研中开出人生绚丽之花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4-05-14

  ——记江西理工大学学子李德华

  ◎  李声慈

  他潜心钻研,解决国际“卡脖子”难题,填补了行业空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他面向实际需求,以科研促发展,发表多篇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文章;他推己及人,带领同侪在科研之路共成长……他就是江西理工大学2021级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李德华,目前已被拟录取至中国海洋大学继续攻读博士。

  李德华(中)带领团队科研攻关

  科技创新,争做竞赛达人

  “我参加竞赛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锻炼自己的演讲能力,改变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思考方式,为科研做好铺垫;二是许多本科生缺乏经验,我来帮他们。”李德华在学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以助力研带本人才教育为己任,积极带领本科生参加科研竞赛。请教老师修改项目计划书、申报书,改变路演方式为每次的竞赛做好充分准备……在个人的努力和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李德华逐渐能够独当一面,在校赛、省赛甚至国赛的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

  从第四届到第九届“互联网+”大赛,李德华从未缺席;从院级铜奖到国家级铜奖(江西省金奖),李德华从未放弃;从挂名到第一负责人,李德华一直在努力。读研期间,李德华带领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竞赛演练,推选项目路演人、答辩人,传授自己的竞赛经验,帮助本科生在科研路上更加快速成长。

  作为负责人,李德华在各类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奖30余项。带领团队荣获中国国际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铜奖2项,江西省金奖1项、铜奖2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晋级江西省决赛1次(至少省级银奖)、校级金奖1次;中国大学生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三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国家级三等奖3项;“创在江西”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江西省铜奖1项;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江西省金奖1项、江西省铜奖1项,并获得最佳创意奖。通过竞赛,李德华的创新能力、现场表现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攻克难关,实现科创报国

  新一代稀土高强铝合金的开发利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高强铝合金熔化流动性差、高的反射率及热导率使其在增材制造过程中极易形成高孔隙率和热裂纹甚至不可增材的世界性难题,李德华提出了复合添加Si、Zr、Er元素成分设计新思路。通过Si、Zr、Er元素的协同改性作用,很好地抑制了增材制造过程中出现的热裂纹,为国内外激光增材制造高铝合金研发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在成功制备出3D打印无裂纹的新型高强铝合金后,首要任务就是进行服役性能检测。在极端服役环境中使用的高强铝合金,由于潮湿空气、盐雾和循环载荷等腐蚀环境的相互作用,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疲劳断裂失效,因此对3D打印成形件来说,具有优异的抗疲劳性能是一个挑战,需要提供足够可靠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数据。李德华花费近2个月时间,对打印态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路径进行精细表征,最终阐明了复杂多类的析出相、双峰晶粒组织及晶界、高位错密度、孔隙缺陷、裂纹闭合效应、裂尖塑性区特性、夹杂物等影响疲劳和断裂的机理研究过程中,他发表SCI论文7篇、中文核心1篇。

  立足稀土,助力行业发展

  瞄准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金属材料焊接及增材制造领域的迫切需求,李德华以服务金属材料行业发展为理念,依托“稀土王国”赣州,研究稀土改性铝合金,充分发挥地理优势、资源优势、红色文化优势,针对高强铝合金增材制造过程热裂的国际“卡脖子”难题,以添加稀土Er为破局点,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一种多尺度颗粒改性的6000系合金线材及其制备方法,实现完全抑制热裂纹。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6R61丝材产品经过浙江省冶金产品质量检验站质量有限公司检测后,性能等指标完全符合要求,填补了国内增材制造高强铝合金的空白,对引领铝合金制造业转型升级、带动区域金属材料行业经济发展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社会价值。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李德华始终以“潜心钻研,矢志报国”为己任,在科研的道路上迎难而上、乘风破浪。他不忘初心,开拓进取,努力在学术报国、科研强国中开出人生的绚丽之花。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